欢迎光临365体育在线投注欧洲板!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经联资讯 > 工业与经济观察 > 正文

银发产业的黄金发展期

发布时间:2012-12-13 17:50:06   信息来源:365体育在线投注欧洲板   浏览次数:
文/理 由
  一、数字说话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如愿以偿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不期而遇的是老龄化社会同时达标,超出国际标准。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字证实: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例达13.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9%。目前,全国老年人口大约1.8亿,到2015年国内老年人口总数或将突破2亿。其实,"老龄化速度"比想象要快,甚至跑赢了"社会进步"。如果说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发展阶段规律,那么城市"只准生一胎"是加速老龄化的特有国情。
  --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挑战。老龄化社会悄然而至,纠结于劳动力供求关系是否进入拐点已没有意义,坚信企业长年性缺工症结在于工薪报酬低的说法不符合逻辑。说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没错,但要承认"不缺老只缺少",其实就是老龄化的开始。老龄化社会"拐点"在于人口将逐渐由"红利"变为"负担"。也许这个弯转得大了些,一时半会难以接受,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事实上过去的10年中国社会在加速"老龄化",其间人口增长5.8%,年均增长率仅0.57,略高于同期的日本和欧洲,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倒数第三位。
  --人口城镇化的顺势加快。1990年国内城镇化比例只有26%,可是到2000年城镇化比例已达到36%,年平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尤其最近的10年,国内城镇化率年平均提高1.4个百分点,直至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0%。说相对数不够直观,国内目前有6.6亿人居住在城镇,这里还没有包括进城打拼多年,就业与生活已基本稳定,无法再回农村生活只等户籍制度落实的新市民。
  --城市家庭结构的单一化。近10年国内家庭数量由3.48亿个上升为4.02亿个,增加15.5%。同时,家庭人口平均数却由3.44人降至3.1人,下降率达9.88。城市"三口之家"占压到多数,几乎是大小城市家庭唯一的架构。只要是政策总归有滞后效应,"基本国策"对城市人口实施"格式化"的滞后效应,使得中国人口老龄化时间结点大大提前。而社会对老龄化的认识和接受还有待时日。
  --社会化投入的严重不足。老龄人口增加有其特殊需求,首先是现有养老机构无法承载。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有38060个,床位只有266.2万张,保守估计国内养老机构的床位近期缺口达300多万张。按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30张计算,需新增床位400多万张,仅此一项,需要的投资超过5000亿。以上海为例,2009年60岁以上人口315.7万,作为国际化都市按国际标准有15.78万老人需进入养老机构,由于养老床位的严重不足,上海出现一床难求数千人排队等床位的状况。我国东部上海、江浙等地每增加一张床位,不算土地成本要16万元左右。中部南昌周边养老床位成本也要11-15万元之间。
  二、别无选择
  改革开放、经济提速、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使中国人口出生率出现规律性递减。而"基本国策"、户籍管制、国企改革使中国在低收入阶段人口出生率因政策效应而减少。两大因素叠加城市与农村人口出生率必然减少,社会老龄化相应提前。按目前趋势预测,到2030年前后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增至4亿,相当于欧盟15个国家的总人口。到2050年60-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分别达4.5亿和3.35亿,届时每3个人中有1个老人。
  --传统观念终究松动。"养儿防老"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养"是即期消费,"防"是预期消费。"养"需要收入支付,"防"主要靠节俭。这是中国家庭关系比较稳定一大因素与美德,但同时老年消费市场难成型,成不了消费主流。可是,当新中国迎来60华诞,长在红旗下的50后开始加入老年人行列,被称作"三明治一族"的城市80后、90后相继进入成家立业年龄,"养儿防老"在城市或将成为历史。原因很简单,由当年的"小皇帝"--城市独生子女新组建的家庭,对上要照顾两家4位老年人,对下要抚育子女。职场如战场,不说经济能力,仅从时间精力角度显然超出生理极限。建立在儿女疲于奔命上的养老是老年人不愿意看到的。客观条件不允许观念只有退求其次。
  --机构养老呼之已出。老年人生活能力一般有"全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三个阶段。城市生活质量在于满足各种需求,生活丰富多彩,从这层意义上城市属于年轻人的世界。老年人活动半径小、希望就近满足生活需要,这对城市无疑是奢求,唯有机构养老能为提供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内应"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问题是"以家庭为基础"能满足亲情但挤占子女生活空间;"依托社区"适合基本能自理老人但专业性较差;"机构养能老"软硬件齐全主要是费用较高。三种养老方式对健康状况、消费能力不同的老年人各有优劣。至于资源分配、功能定位只能由市场说了算,主观想象只会造成误导。
  --购买机构产品潜力。盛行于西方国家的机构养老,以社会投资为为主,通过有偿服务方式提供专业服务。养老服务机构在国内算新生事物,市场担心与怀疑主要是消费能力。据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国内城市老年人有银行存款的占42.8%。全国老年人的退休金+再就业收入+亲朋好友资助,年收入在3000-4000亿元。据一些大城市统计,机构养老刚性需求主要来自75岁以上老年人,参考城市人口平均寿命老年人在养老机构消费平均年限7-9年。月供支付困难的可以将原有住房出租贴补养老费用。或者将房产权抵押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按月向投保人支付给付金。
  --机构养老社会意义。现代都市高楼林立,人们每天早出晚归,邻里之间较少往来,一定程度上工作圈即生活圈。一旦退休失去工作圈等于失去原有生活圈,有不少老年人因此患上退休综合症。机构养老提供的平台对退休老人回归社会重拾生活圈,结识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知识相通、兴趣相投的同龄朋友,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不少城市老人从开始不太情愿、不习惯进养老院,到后来逢年过节回家反而不习惯,说明社会对老年人精神世界与适应新环境能力了解不全面。进入老龄化阶段的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尊重老年群体的意愿与需要。
  三、机遇挑战
  据老龄委估算,国内老年人用品市场年需求达10万亿元,而2010年老年人总的消费只有1.4万亿元,满足率为14%,其中真正适销对路的商品甚至还不到10%。老龄化社会对市场消费与供给、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作为银发产业的"本位产业",老年地产成为继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之后新热点,也说明机遇大于挑战。再说发展养老地产对增加城市房源供应、扩内需增加就业、调结构保增长都有好处,符合宏观调控要求。
  --产业呈现新业态。机构养老模式多样,但投资归类属于房地产业,主打产品为老年公寓。比较传统地产不同点在于:项目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收期长;目标客户确定需要承担长期经营;赢利模式"押金+月费"。 老龄化带动银发产业除了不仅指本位地产业,还有相关产业与衍生产业。其中,机构养老属于本位产业(相当于综合平台),揉合了养老地产、老年护理、专用设施、专属消费品方方面面。通过采购供应链进一步细分,与衍生行业形成上下游关系。银发产业产品系极其丰富,同样的产品只要冠以"老"字头就需要重新设计开发。对三产采购物流、劳务派遣、学习娱乐、医疗咨询、保险理财、衣食住行,凡是针对老年人需求均能发展成专用系列。
  --管理需要新理念。老龄化社会促使家庭功能社会化,社会化推动服务标准化与产业化。老年地产不同一般的商住产品,而是社会产品、服务产品、文化产品、人文产品。从发展趋势看,老年地产硬件与服务向星级宾馆看齐,养老社区的文化与设计朝家庭化与人性化回归。老年公寓管理以"社会人文关怀"为理念,有别于一般企业围绕产品销售的管理,也不同于产品售后服务管理。成熟的机构养老管理要从社会人文关怀出发,包括产品设计理念到项目管理理念,始终体现人文精神,流淌"道德血液",把重合同、讲诚信、树品牌当作对社会的承诺。
  --长期面临新压力。据预测,我国社会老龄化峰值将出现在2051年,届时全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4.37亿,之后会一直维持3-4亿。到下个世纪初总量仍有3.18亿,占总人口31.1%。也就是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世行研究报告认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国内许多学者也认为,老龄化问题将从多方面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事实上尽管近10年政府已启动并加快养老体系建设,但政策的完善与落实需要时间。目前全国的养老金收支一直出现不小缺口,未来10年随退休人员逐年增长,每年仅支付退休金一项将增加到28000亿元,筹资减压的难度可想而知。
  --投资须立新门槛。据业内人士测算,大城市养老地产平均利率润率15%上下。相比以往地产项目养老地产主要特点是前期投资大,后期营运管理长。因此,养老地产拒绝急功近利,拒绝非消费炒作。这些都需要有政策支持与引导。尤其是起步阶段,市场有待培育、产品处在试水、投资需要理智、消费需要量入为出。产业远景看好不等于近期会有爆发性行情。作为社会服务产品诚信要看经济实力与赢利模式可持续。控制投资成本防止一味贪大求洋,准确市场定位把握产品性价比,规范合同管理严格依法依规。防止开发商盲目投资、运营商经营失败,伤及老年用户正当权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四、实践探索
  "'尊'用礼节,'爱'用物质"是中国尊老爱幼优良传统的现实版。许多老年人"子女需要倾之以囊,自个消费精打细算"。长此以往商场有各式各样商品促销专柜,唯独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难觅专柜,银发产业概念多于内容。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地产等一批产业性项目进入启动,尤其是产业龙头--养老平台开发被投资人看好,围绕城市老年人疗养、康复、综合服务配套产品有望跟进,将促使专业设备、专业服务进一步细分,形成从医疗护理、居住饮食、购物消费、咨询理财、文化娱乐等产品供求链条,使银发产业不再贫血。
  --打造多功能服务平台。总部设在北京的一家老龄产业发展公司侧重打造"老龄产业综合平台"。项目涉及北京、海南、重庆、贵州等地。产品链包括老年住宅区、老年康复中心以及老龄产业园区。计划在全国建若干老年服务基地,整合当地各类老年服务机构与设施,采取全国连锁方式,最终成为全国性的老年服务平台,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和呼叫系统为老年客户提供集病档管理、疗养康复、看护服务、旅游休闲、娱乐教育等于一身的全功能服务机构。老年人可以选择平台提供的不同区域园区,以分时度假等方式休养、康复。
  --提供多种类养老产品。武汉受光谷产业园启示,以社区平台方式打造"健康谷"。主体由同济健康社区和合众人寿社区组成,规划投资80亿元和100亿。同济社区计划建设集大型医院、健康科研、医疗康复、健身运动、学术交流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健康城。北京"太阳城"借鉴住房货币化思路,帮助消费者盘活固定资产提高养老生活质量。老年人可用原住房与"太阳城"等值换房直接入住,百年之后原房产折价返还给其法定继承人。据老龄科研中心对愿意入住公寓的老年群体作的调查,有超过6成的老年人赞成该方式。
  --人寿保险直投养老业。泰康全资子公司泰康之家注册资本22亿元,首选地北京昌平小汤山建养老示范性项目,养老社区预计于2013年至2014年建成。发达国家家庭投保寿险较为普遍,美国有70%家庭投保人寿险。人寿险种先前印象是"前人种树,后人获益",对投保人现有家庭好处不大反而有负担。国外保险机构通过市场调查推出寿险新品种,主要针对长期需要护理的对象准予提前理赔,享受部分收益,受益人可以是投保本人或他人。国内寿险仍沿用传统的"后人获益"方式,不利于老龄化社会家庭寿险参保比例的进一步提高。保险机构直接参与养老项目的投资运营,诚信度高,资源优势明显,既能帮助老年人提高消费能力,又能促使保险业产品创新,利国利民。
  --网络构建交流会所。"老小孩网站"为老年人开通博客、论坛、聊天室,聚集了许多老年人上网者。网站还主动参于上海市政府"扶老上网"、"科技助老"等活动。为老年网友提供信息交换,思想交流网上会客厅、会议室、聊天室,被称为老年人自己的精神家园。网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从中还可以得到老年需求很多信息,对老年行业这些属于有价值的资源。网站正是通过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获得双赢,开始由内容整合提供商向同时作为老龄产业服务提供商转型。
  老龄化的到来预示着银发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