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在不利的条件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由于实力悬殊,最终失败了。日本军队在短时间内,占领了中国东北的三省,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叫做满洲国,末代皇帝溥仪粉墨登场,算是复辟成功。九一八事件,是日本对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从这一天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一场持续不断的抗日斗争,先是在东北,后来扩展到华北、华中、华南等地,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才结束了这场战争。所以,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时间段来算,抗日战争就是十四年。
日本的侵华野心,早在明治时期就已经形成。它先后发动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占领朝鲜、侵占台湾等一系列的侵略行动,逐步扩大了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并制定了“南进”和“北进”的战略,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目标。它想利用中国的资源、市场、人口,来支撑自己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扩张。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日本在一战期间,密切关注了欧洲战场的动向,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趁机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和殖民地。吃相十分难看,连同为协约国的英美都有些看不过去。
但日本人却时利益第一,根本就不在乎其他国家的眼光,在中国东北和华北进行了大规模的渗透和破坏,扶持了一些亲日的伪政权,派遣了大量间谍,开始对中国的地理、气候、人口、交通、兵力等进行全面的勘探和调查,绘制了作战地图,为全面侵华做准备。
日本在经济上,也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剥削。它利用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了许多通商口岸,垄断了中国的贸易和金融。它还在中国投资了大量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如铁路、矿山、工厂等,但这些都是为了服务于日本的利益,而不是中国的发展。
它还利用中国的内战和混乱,不断向中国提出苛刻的要求,如二十一条、九一三事件、天津事件等,逼迫中国政府做出让步,削弱中国的主权和尊严。
在国内,日本的舆论也不含糊,拼命鼓吹大东亚共荣论,向国内外宣传自己的侵略是为了“救亡图存”、“维护亚洲和平”等美好的理想,而把中国描绘成一个“病夫”、“腐败”、“落后”、“无政府”、“危害亚洲”的国家,需要日本的“教化”和“引导”。它还利用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煽动日本国民的战争狂热,鼓励他们参与侵华战争,为日本的“大业”而奋斗。
好在,经过了抗争,中国人民成功将日本拖入了战争泥潭,再加上美国给了日本两颗原子弹,满脑子疯狂想法的天皇终于冷静下来,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
感谢你看完我的文章,如果觉得知识有趣,还请:
1:为我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2:关注公众号:[走近历史的馒头],只分享有趣的历史知识,让我们一路同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