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庄园的分析与启示(下)

中国古代四大庄园的分析与启示(下)

庄园建筑: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为川西坝子建筑风格,老庄园呈不规则多边形,四周由6米多高的风火砖墙围绕,7道大门,内有27道天井,180余间房屋,3个花园。

摄影部落论坛

庄园内重墙夹巷,厚门铁锁,秘室复道,布局零乱,整座庄园宛若黑沉沉的迷宫建筑。有长方形、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造型;雕花门缕等装饰多达数百种。庄园内部分为大厅、客厅、接待室、帐房、雇工院、收租院、粮仓、秘密金库、水牢和佛堂,望月台、逍遥宫、花园、果园等部分。

产业内容:刘氏庄园有庞大地产,大邑县12063亩;温江县1600亩;崇庆县2000亩;双流县200亩;新都县120亩;新津县180亩;邛崃县200亩;成都市1200亩;华阳镇250亩;新繁镇180亩。

不计其数的房产,温江县公馆2座,街房42间;崇庆县公馆3座,街房50间;成都市公馆4座,街房40间;大邑县公馆3座,街房250间;雅安市公馆1座。

(二)庄园发展兴衰过程

刘文彩出生之前,刘家人已有少部分已成为小地主,这为刘家的壮大打下了基础,之后,刘家人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但刘文彩比起文更喜欢商,他借助刘家其他兄弟在外奋斗这一良好资源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随后他继续压榨周围农民,不断扩大侵地,后又借助家族势力在川西地区广收税。

创立家业后,人们更在意教育,刘氏新建了许多学堂,也招聘许多老师来上课。此外,因为刘氏兄弟在海外发展,也引进了新型交通工具,此时刘家人开始着手庄园建设。

后随着封建地主阶级的没落和新中国的建立,大地主阶级被打倒,土地又重新回到农民手中。

(三)庄园核心文化精神(如家训、家规)

刘文彩是民国时期川西地区著名的大地主以及商人,一个恪守传统的乡村士绅,他资本的原始积累很血腥。

但刘文彩在1944年自掏腰包百万美元,请德国专家建造了四川最牛的文采中学,其软硬件条件全国第一。学校建成后,刘文彩把子孙后代就叫到一起,说了这句家训:学校成立之日,刘家不再对校产有拥有权和使用权。正是这句话也表明了刘家对教育的重视成度。

(四)庄园文化

社会影响:刘文彩依靠家族势力从商积累财富,并征集土地。依靠盘剥农民和广收赋税使得财富激增,并建设刘氏庄园,并随着社会制度的更迭而逐渐消失,是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

文化价值: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见证了社会历史变迁,展现了近现代四川西部建筑技艺、乡村民俗传统文化,被称为社会历史变迁的实物资料和近现代四川西部地区建筑技艺博物馆,堪称川西民俗传统文化大观园。

博物馆的建筑、馆藏、泥塑、遗存是认识和研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四川军阀史、民俗学、近代民居建筑的重要实物,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史的一个断面。

整个庄园为一组中西结合式建筑群,建筑主体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取向,细节上融入西方的审美特征。既有中国封建豪门府邸的遗风,封建社会封闭型的社会特点,又吸收了西方城堡和教堂建筑的特色,这些特色在新公馆建筑上尤为显著。

庄园建筑群以砖木结构为主,反映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西部近代民居建筑的发展过程,既是近代四川地主庄园建筑形式和风貌的典型,又是吸收西方建筑文明,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组具有典型川西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群,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文物和科学技术价值。

四、马氏庄园

(一)庄园介绍

庄园位置:马氏庄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蒋村。

庄园面积:马氏庄园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

马蜂窝

庄园建筑:庄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区六路,每路分四个庭院,九道大门,俗称“九门相照”。整座庄园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古朴典雅,雄浑庄重,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的建筑风格,又有晋商大院深深邃富丽的建筑艺术,还有中原地区蓝砖灰瓦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

产业内容:马氏庄园是清末头品顶戴两广巡抚马丕瑶的故居,马丕瑶的大儿子马吉森是安阳一个实业家,曾创办了安阳广益纱厂,即现在的豫北纱厂,成立了安阳矿业总公司,并任安阳商会会长;二儿子马吉樟进士出身朝廷的器重,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一职;三儿子马吉梅在家经营上千亩耕地。

(二)庄园发展兴衰过程

庄园主人马丕瑶安阳县西蒋村人,同治元年进士,历任山西平陆知县、永济知县,解州、太原知府,山西按察使、布政使,贵州按察使、布政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广东巡抚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马丕瑶的刚正最终赢得了光绪帝的赞赏,因而赐其“百官楷模”匾额。

(三)庄园名人

马丕瑶,同治元年进士历任山西平陆、永济知县,解州(今山西运城)知州,太原知府,贵州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官至广东巡抚。在任期间,皆清正廉洁,颇有作为。光绪赐匾“百官楷模”,百姓呼其“马青天”。

百度图片

马吉森,马丕瑶长子,清末民初实业家。曾首建豫北纱厂,积极创办工、矿业。努力践行“一等人忠臣孝子”“一诚包万有”等马氏家训,一生忠心爱国。

马吉樟,马丕瑶次子。光绪九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湖北按察使等职,曾赴日本考察教育。为官恤民善施,力主改革,提倡教育救国。

马青霞,马丕瑶小女儿。曾东渡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河南和北京创办女子学校,亲任校长,倾力支持孙中山革命,先后将百万家产,毫无保留地捐献给教育和修路事业,享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美誉。

马恒融,马丕瑶之孙。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河南焦作福中矿务大学、兰州西北工学院等,是我国工矿学界先驱。

(四)庄园核心文化精神(如家训、家规)

陆明—美篇

中区中路二门内设置木屏门一道,刻有马氏家训,马吉樟所书。马氏以《易经》的第三十七卦——《家人卦》为家训。其大意是:女主内,男主外,老幼有序。家长对家人要严格要求,不失法度。全家人都要诚信庄重,各尽其责,各尽其道,和睦相处,天下安定。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

马氏庄园里有一副对联:“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这代表马丕瑶做官的原则。

马氏庄园可以见到马家的“读书楼”,马氏家族的教育十分严格,读书楼是一种封闭性的学习空间,要进入读书楼的人,只能用梯子把人送上去,之后把梯子搬走,读书人就与外面失去了联系,只好潜心学习。到了吃饭时间,有人把饭送上去,吃完后再拿下来。

(五)庄园文化

社会影响:马丕瑶为官30多年,勤政务实,忠心爱民,政绩卓著,百姓呼他为“马青天”,光绪帝则褒奖他“鞠躬尽瘁”、“百官楷模”,门风良好,造就后代有用之才。

文化价值:马氏庄园的建筑风格既有北京四合院的宽敞明亮,又借鉴了山西晋商大院的规格齐整,同时又融合了中原地区“蓝砖蓝瓦、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是研究中原建筑艺术的活标本。

马氏庄园不仅是一部清末民国初期的建筑巨著,一座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廉政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更是一部集儒学、建筑、风水、书法、楹联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百科全书。

马氏庄园曾是刘邓大军指挥所在地,西院内保存了这一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遗址。当年的会议室、办公室、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的下榻处、粮仓和部分士兵的居住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是教育后人的红色旅游之地。2011年3月,马氏庄园被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五、四大庄园特点

结合前两个庄园的介绍,总结出四大庄园的以下特点:

(一)大规模的复合性特征

康百万庄园占地240余亩、包含19部分的庞大庄园,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及房舍1300多间。牟氏庄园现保存厅堂楼厢四百八十多间,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刘氏庄园建筑面积约21055平方米,12063亩的庞大地产和不计其数的房产。

马氏庄园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庄园空间规模大,在庄园内都有房产形成的建筑群和广阔的田产,并且包含商业可以形成以家族产业为中心的小社会,具有复合性特征。

资料记载兴盛时期的牟氏庄园拥有土地6万亩,册岚十二万亩,房产五千五百多间,佃户村153个,粮仓23个。从牟氏庄园的社会形式来说,单个家庭发展成一个家族就是在家族内部逐渐形成一个封闭一个小社会的过程,古代农庄从业范围业从单一农业形态发展到农、官、商相结合。

从农业生产家庭贫困,到重视读书走向仕途,从家族兴盛买房置地,到发展商业,最终聚仕、农、工、商于一体。于现代庄园来看其形成大都是从商业开始,目的也多为商业发展,但也注重庄园的农业生产和延学、商学,也应跟随国家政策或者适时取得政府支持。

(二)家族传承

我们可以从庄园的命名(康氏庄园、牟氏庄园、刘氏庄园、马氏庄园)看出古代的庄园是以封建大家庭为单位。

每个姓氏家族的兴衰史牵动着庄园的兴衰。从兴起来看,家族的兴起是在历史中通过某一代人重视教育考取功名后买房制地扩大家业,这就形成了家族庄园的雏形,在此之后又通过代代人的努力传承并不断扩大家族产业,这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规模巨大的庄园。

从庄园的衰落来看,古代庄园是封建地主大家庭的载体,在封建制度没落后,封建地主阶级大家庭随之解体,庄园也仅存建筑躯壳。

(三)耕读传家

虽然四大庄园家族在的发家产业不同,家族庄园的发展情况也不同,但每个家族的兴起和庄园的出现也却有共通之处。家族最初的产业或是农耕或是从商,但家族兴起都是通过读书考取功名然后买地扩大田产。

从牟氏庄园的发展来看,牟氏家族是从第七代牟时俊倾全家之所有“课诸子,延名师,一举千里”,最终8个子弟有6人通过读书科举之路跳出农门从此改换门庭,经三代终成邑中望族。后买地扩大农业种植、扩大居住房产并逐步形成家族居住聚集群落。牟氏家族是典型的依靠教育实现家族兴盛的,是典型的耕读文化的代表也同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所契合。

(四)庄园经营包括商业、土地和雇佣

庄园内土地广阔,农庄主肯定不会自己去耕种,那只有雇佣或者租赁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来耕种。然后农庄主则有更多的精力利用官场和财富的优势去发展商业,例如开设钱庄、药铺、布坊。

以座落在山东省栖霞市的牟氏庄园为例。清末,栖霞县民族工商业开始发展,牟氏庄园的主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工商业。

光绪十六年,牟振出资购买天茂当铺,这是牟氏庄园最早拥有在农耕经济之外的其它经济实体。光绪二十五年在栖霞县城开设宝和堂药铺。宣统二年,牟宗朴又开办恒和商铺,经营杂货、花边和钱庄,这是当时栖霞县内最大的一家商号。同时,牟宗朴还开设义小铺杂货铺和宝和堂药铺。还开设永增祥缫丝坊,并租赁给他人经营。

进入民国时期以后,牟氏庄园一方面继续发展工商业,增加和扩大营业店铺;另一方面开始进军钱庄业。

1912年,“南忠来”商号主人牟宗榘在烟台与福山县张家集股,租房8间,开设宏兴德花边庄,之后又在栖霞县西门里开设元来堂药铺和仁立成缫丝坊等。牟宗梅,也在北悦心亭附近开设阜生堂药铺。

1919年,牟宗朴任栖霞县商会会长和农民协会会长期间,在栖霞县城开设义丰钱庄;牟宗榘也在城里衙门西开设永来顺钱庄。由于牟家的家产多,纸票信用高,因而发行的纸票能够长期在社会上流通使用。这不仅使牟家以发行纸票而赢利成为可能,而且积累了大量社会资金,用以发展工商业。

“宝善堂”商号主人牟宗朴和“南忠来”商号主人牟宗榘在城里开办的工商实体红红火火,“日新堂”商号年逾60岁的女当家鹿氏再也坐不住了。

1921年,“日新堂”商号在南悦心亭开设顺和永杂货店;1922年,又在南悦心亭开设裕商缫丝坊和裕祥钱庄,在县城北宫开设裕有缫丝坊。1925年,为了自家和周围村民看病拿药方便,“日新堂”又在古镇都村开设忠来堂药铺。

牟氏庄园的主人不仅在栖霞城里大力发展工商店铺,而且还到外地发展。

1929年,“南忠来”在上海法租界办起宏兴德花边庄分号,另与黄土壤村王文轩在烟台开设宏大花边庄;“师古堂”商号主人牟宗梅之子牟炘与王格庄村孙质亭在烟台开设福成花边庄。

牟氏庄园主人开办的这些工商业,都是采取“独立商号、单独立账、核减基数、利润分成”的经营办法,也就是说与原来开设的油坊、粉坊是基本相同的经营模式,分成比例也一样。这种经营方式既有利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同,也防止了做亏本买卖。

六、古代庄园对当代庄园经济的影响

(一)空间和形式上

古代庄园包括建筑住宅、农田耕种、商业租赁、学习教育具有复合性的特征,所以当代庄园也应该是一个复合型的场地。当代庄园内应该包含农业种植、工业生产、旅游观光、度假住宿、商业经营等几个方面。

(二)内部精神上

古代庄园重视读书并以耕读传家,对此当代庄园内可以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庄园图书馆、庄园书院、农耕体验、庄园手工、文化沙龙、庄园商学、延学活动等,把以家族学习和家族精神传承为对象转变为以消费者体验为对象。

(三)庄园运营上

古代酒庄内包括农业种植、租赁经营、劳动雇佣,而现代的庄园应该强调在同一圈层内形成共同生活方式的部落并共建共享。古代庄园的经营是从农业、从官、商业、手工业四个方面,当代庄园的经营应从农业、工业、商业、观光旅游、教育等几个方面出发。

免责提示:本文系原创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加微信:mengzhdm,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本周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四大庄园的分析与启示(上)

文商旅融合让重庆鹅岭二厂不断“翻红”

圆明园打造沉浸式宫廷市集:“一秒穿越”的双层茶楼、“三帝聚首”等场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下眼袋怎样消除
365彩票网app安卓官方下载

下眼袋怎样消除

📅 06-28 👁️ 117
读后感(405)---《货币崛起》
365速发国际平台app下载

读后感(405)---《货币崛起》

📅 06-27 👁️ 1463
读后感(405)---《货币崛起》
365速发国际平台app下载

读后感(405)---《货币崛起》

📅 06-27 👁️ 1463
苹果手机的siri在哪打开
365beat中文版

苹果手机的siri在哪打开

📅 06-27 👁️ 3225
详细步骤指导:怎么轻松设置代理IP和端口
365速发国际平台app下载

详细步骤指导:怎么轻松设置代理IP和端口

📅 06-28 👁️ 4097
读后感(405)---《货币崛起》
365速发国际平台app下载

读后感(405)---《货币崛起》

📅 06-27 👁️ 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