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摄影者端起相机,透过取景器凝视眼前的世界,那一瞬间,他们便成为画面的主宰,决定着哪些元素将被定格,哪些则会被舍弃。在这个过程中,构图产生。构图不仅是简单的画面拼凑,更是一种关于选择、协调与平衡的艺术。从主题的确定、画面的构思,到主体的明确、元素的布局,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取与舍的智慧,展现着摄影者的审美情趣。那么,当我们站在取景框前,究竟该依据什么来决定画面中的存与弃呢?
取之以衡
衡,意为平衡、均衡,是一种视觉的协调感。在摄影中,追求画面的均衡并非仅仅是为了满足视觉上的稳定,更是为了营造一种内在的秩序,让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和谐之美。要实现取之以衡,关键在于精准把控画面中的各种元素,使其在视觉上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追求摄影构图上的均衡,其核心在于赋予画面稳定性。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摄影者积累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手法,常用的有疏密安排、远近呼应、大小对比、留白、色彩引导、透视处理等。说到底,均衡是画面中的一种呼应关系,一种对视觉“重量”的协调分配。在拍摄中,我们要注意对水平线的均衡处理。当取景框边缘与水平线产生倾斜的夹角时,就容易带来不稳定感,这在地平线的处理中尤为明显。要获得稳定的画面,让水平线(地平线)在画面中保持均衡或水平状态是常用之法。我们也可以借助图形构图,如三角形构图来获得画面的均衡和稳定。在画面中组建图形方法多样,可以由线条直接连接而成,也可以由景物的结构或阴影构成,还可以在空间中形成隐性结构。此外,我们还可以营造对称性画面,选取对称结构的景物拍摄,并根据对称形态进行构图设计,不仅可以增强画面的形式感,更可以带来平衡和匀称之感。具有对称结构的景物或者细节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许多人造景物、自然界的动植物,因为光线的反射所形成的倒影、映像,都具有生动的对称性。
舍之以简
简,即简洁、简约,是摄影中对纯粹与精华的追求与表达。“舍”的意义并非简单地舍弃,而是为了让“取”更加有力,通过舍去冗余的内容,使焦点聚焦于核心元素,从而突出主题,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
保持画面简洁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确定被摄主体,即画面的视觉中心。在拍摄中,我们要保证画面有鲜明的主体,尽量舍弃多余的元素,并运用一定的构图手法强化构成效果和设计感。而要实现简洁,可先从拍摄前的观察开始,因为角度会给拍摄带来深刻的影响,面对同一拍摄景物,不同的拍摄角度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景物形象和画面效果。所以,睿智的摄影者在构图时一般不会一动不动地拍摄,而是会尽量寻找更多视角去看,在认识拍摄对象的细节、特点等之后,确定哪些趣味点是效果鲜明的,然后想办法将这一趣味点进行强化,在去繁就简中使画面不断趋向简洁。这就是简化画面、突出主体的构图过程。当然,画面的视觉中心可以是一个景物,也可以是一个组合体,或者是某个局部,关键在于画面的构置。
不管是取之以衡,还是舍之以简,都是为了实现一种相互平衡和协调的关系,即取中有舍、舍中有取。要在摄影中真正掌握取与舍的艺术,需要摄影者不断地实践与探索,用心去感受取舍之间的微妙关系,逐渐形成富有成效的构图方法与独特的个人格调,成就触动人心的摄影作品。
展开全文
江南秋八月 张敏 摄
点评:近乎垂直俯拍的空中视角将水面元素作了统一和抽象化的处理。元素的取舍恰当,尤其是荷叶形成的图案效果以及呈视觉连线的采莲人,让画面趣味横生,带来富有想象力的视觉效果。
重庆魅力 邹路明 摄
点评:作者站在高处,采用长焦镜头截取景观局部,以集中展现大楼似而不同的样貌,同时将空中缆车置于恰当位置,与背景大楼呈大小对比之势,增强了空间层次和都市氛围。
冰川 李伊君 摄
点评:作者近距离聚焦冰川一角,通过截取其局部来营造画面形式感,细腻刻画出冰川质感。背景中呈三角结构的山体与前景冰川呈呼应之态,增加了空间趣味。
月湖晨曦 陈晓娜 摄
点评:作者在高处俯拍,宽宏的视角利于展现城市的景观特征,横向延展空间让景观呈现得更加全面。恰当的拍摄时机营造出生动的氛围。
竞渡 刘扬明 摄
点评:两只天鹅踏水飞行的情态被精彩捕捉,大面积的水面为主体元素提供了简洁环境,并衬托出天鹅的动态特征,前景水草的虚化增加了画面层次。
雪后 李军 摄
点评:作者选择恰当时间,采用高角度俯拍,利用顺光下的金色晨光营造明丽色调,为雪后的太平宫景观平添了几分活力因子。恰当的局部取景将建筑的古典特征和层次感生动展现。
双抱岩美景 徐小萍 摄
点评:作者取景角度独特,大面积的天空留白带来写意氛围。画面元素的选取富有对比特征,对于前景和背景的消色处理渲染出沉静气息,与呈金黄色的山体形成鲜明反差,在突出主体之余,营造出神秘感。
春之歌 董邦华 摄
点评:作者对景观元素有效取舍。点元素的协调,面元素的衬托,以及色彩的点缀,都在画面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彰显春之意韵,突出主题呈现。
水之梦 于帆 摄
点评:作者聚焦水面倒影,从中寻找视觉趣味,获得了生动效果,虚化的影像富有水墨意蕴。在合理的取舍下,朦胧的建筑元素被有序展现,给予观者联想空间,彰显了主题意趣。
跳跃 朱霞静 摄
点评:富有创意的元素处理营造出灵动梦幻的画面气息。在色彩的渲染下,深色调的背景衬托以及虚实元素的巧妙结合,与舞动的人物姿态相得益彰,让人物形象充满吸引力。
后山剪刀 李群 摄
点评:作者选取局部拍摄,刻画出手艺人的手部动作和剪刀的迷人形态。在侧光照射下,主体质感突出,形态特征鲜明,明暗层次丰富。尤其是深色背景的衬托,让主体元素更抓人眼球。
牧归 易启仁 摄
点评:逆光拍摄营造出生动的光影氛围,水面倒影带来虚实变化和对称结构,画面妙趣横生。牧归人物的位置安排恰到好处,突出了故事感。
月牙伴塔 王峰 摄
点评:画面通过曝光处理将细节隐藏于暗调之内,保留的高光区域以简洁的形貌和鲜明的色彩在黑夜中得到凸显,使画面形成“月牙伴塔”的视觉趣味,给人以想象空间。
龙腾土楼 雷峥 摄
点评:作者用方画幅构图,巧妙取舍建筑结构,形成几何构图效果,与画幅相得益彰,营造出简约且富有趣味的结构。舞龙居中呈现,亮点突出。
金顶耀苍穹 胡智彬 摄
点评:对建筑局部的截取以及均衡的画面构置带来协调的视觉效果,展现出建筑的结构特征,吸引观者联想。合理的曝光刻画出丰富的细节,色彩对比效果也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张力。
福满人间 陈雄 摄
点评:这张照片聚焦表演场景,身着彩色服饰、手持红灯笼与绸带的表演者整齐排列,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秩序感和力量感,右下角手持“福”字的表演者与之形成多与少、大与小的对比,传达出节日的喜庆氛围。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5年·第 18期·12 版
文、点评:高振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