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有能力、有野心的将军,一个能治军但治不了国的暴君。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即便他所做之事罪恶滔天,但在那个世道,不能简单将他定为奸臣。
起初,年少时的董卓颇有几分侠气,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颇有名气。
初入仕途时政绩斐然,在凉州刺史成就麾下担任骑兵军官,负责征讨叛乱的胡人。后又为护匈奴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
要说董卓军事能力还真不差,几乎屡战屡胜,黄巾军之乱更是让你成功封侯拜将,十足的凭借真本领赚来军功。
渐渐地,董卓手下名将如云,吕布、魏续、宋宪、侯成、牛辅、董越、段煨、胡轸、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李肃、华雄、李蒙、张绣,皆为他的追随者。
到了后期,随着名气越来越大,私心也越来越重,董卓开始不满足只是一个功成名就的武将,他开始动了称王的心思。
于是,他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奋力挟持汉献帝,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
董卓在长安执政期间,虽然极有野心,但却缺少经世之才。
为了自己的利益,毁五铢,铸小钱,致使市场紊乱,物价飞涨,给原有的经济秩序造成了更大的打击,造成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局面,同时也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货币混乱局面。
还犯下烧杀掳掠、专横残暴、作威作福、任人唯亲等犯诸多罪行,引致全国其它割据军阀发动董卓讨伐战。
可以说,他执政期间所做之事,完全打破君权和士族结合的政治格局。在那个时代,董卓扮演了是一个秩序破坏者角色。
如果不是他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凭此阵容其实大有可为。可是董卓的肆意妄为不仅害了自己,更是在挑战一个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也把汉室推入到了万劫不复之中。
董卓有野心,有能力,具备成大事的很多条件,但失道者寡助,他用暴力夺来了国家,却没有能耐治理好国家,只能被暴力反噬,最终死于义子吕布手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