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钱给两边亲人国内旅游一周,游艇车队这些装点门面的都整上了,然后在国内生活了1年多,女方带孩子回美国省亲正好赶上疫情回不来。
幺爸又来回跑一方面照看国内生意,一方面老婆和刚出生的孩子在国外,没办法只能飞机出去,因为那时候是防外来人员,不限制出去。
当时情况特殊,来回又麻烦得很,现在女方工作在美国又落实了,听说做的是医药器械相关的。
然后幺爸就在美国又买了栋房子给母子两住,据说大概是400多万人民币吧,自己也经常去那边生活了,已经1年没回来了,听说绿卡马上下来了,二胎也怀上了。
娶外国老婆花的钱可一点不少,甚至更多,其次沟通这个也很重要,幺爸不会英语,双方开始是用中文交流,和女方父母亲朋交流都需要女方翻译,现在幺爸在学英语,慢慢也能自己沟通了。
我觉得他能吸引女方的原因除开显而易见的事业有成比较有钱以外,就是保持健身和积极健康的心态,他属于心态很阳光坦诚那种,不会羞于社交,所以哪怕跟女方父母交流有障碍,双方相处也很融洽。
对于娶外国媳妇,这真是稀奇的事情,很多人表示羡慕,外国女孩儿真的很漂亮,还都这么能干。
但是娶外国媳妇需要花多少钱呢?
跨国婚姻
听朋友说,其实娶外国媳妇花的钱更多一些。为什么娶外国媳妇花钱更多呢?
首先在迎娶外国媳妇之后,需要考虑到签证问题,外国媳妇办了结婚签证,五年之内,完全不能工作,也不能学习,五年之后,等你的外国媳妇办了绿卡,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但是在这期间,你的外国媳妇什么都不能做,就只能待在家里,所以说,你迎娶的外国媳妇,这五年内的一切开销,需要你全权负责,那么有多少人有能力做到,养得起呢?
然后是外国媳妇要回娘家,这一趟往返的机票,需要多少钱呢?大概最少一年四五万。
朋友说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多方面都不适应,外国媳妇一开始是无法适应中国的饮食以及各种习惯的。
而在中国,如果想要吃到一些国外的东西,有些需要进口,进口的东西就一个字,贵。
文化不同,习惯也不同,所以要平衡好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很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
朋友跟老婆在国内生活这些年,老婆就当家庭主妇,没有收入。小孩在国内上学,他们的使馆还是会发教育补贴,隔三差五的还可以去领个奶粉钱。
没给彩礼,西欧天主教传统是女方出嫁妆,当然朋友也没好意思要这个钱。朋友说他的老婆在生活中给他起到的作用是正的,不拖任何后腿。
他从没有感受到来自她或者她家里人的任何一点点压力。所以就算是白养,对于他来说,这样也完全没问题。
相比之下我另一个朋友就比较惨,他本来工资也不是特别低吧,谈了一个老家的女孩,彩礼啥的加起来花了快二十五万。
后面媳妇觉得隔得太远了,不得已我朋友回来了,回来发展也没多顺利,找了个本地工作工资也低两千多,因为老家普通工资就那么多,然后媳妇就嫌弃穷了就离婚了。
巨大的鸿沟?
而这个娶了外国媳妇的朋友,面对的议论也是不小的,说他就是崇洋媚外,娶个外国媳妇很张扬。
但这要说是攀比,其实也不一定对。人都一样,要攀比的。每个地方的人攀比的点不一样,所以找远地方的人的好处,就是他理解不了当地人攀比的点。
于是乎,也就不在意亲戚朋友周围人那些闲话。找本地人虽然出脚方便,彼此知根知底。但一比较,人总会有想法的。
比如他们喜欢比一年有多少假期,是自驾游地中海,瑞士滑雪,还是非洲打猎。你换一个中国人,就完全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觉得脸上挂不住。
同样,他们觉得你勤奋干活是个贪财无趣的人。双方亲家完全没有共同语言,想要插手夫妻间的关系也只能把压力给到自己小孩,女婿二媳妇见面除了笑呵呵啥话也说不上,语言都不通的。
两个人过日子就是花钱的,钱挣来就是维持家庭的,我不认为为正常生活花钱有什么不对,如果娶了外国媳妇,只要家里人不生病没什么大花销,回娘家吃进口食品来适应这些钱我都觉得是必要花的钱。
但如果是一些把结婚当谈生意一样,爹妈观念有局限性就算了,女儿也觉得天价彩礼理所应当,这样不明事理的妻子和岳父岳母很多人都是不接受的。
中国的孩子普遍存款少,辛辛苦苦攒点钱是一个新家的启动资金,我不反对彩礼,这是文化习俗,但是意思意思就行了。
真的出于面子要几十万一百万彩礼的那种父母,我意思是咱赶紧洗洗睡吧,哪个男孩子在社会上打拼容易了。
养的起养不起是另一回事,挣几十万不补贴新家庭,跑去买别人的女儿,你们赶紧打听打听有什么拆迁户富二代乐意要你们女儿赶快去嫁了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