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65体育在线投注欧洲板!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经联资讯 > 工业与经济观察 > 正文

解惑全面进入公众视线的统计消费

发布时间:2012-12-17 15:23:41   信息来源:365体育在线投注欧洲板   浏览次数:

  □文/晓 理
  "数据会说话"是业内一句行话。真数据说真话没问题,数字不真实怎样办?有人说:不怕天上的星星不说话,怕就怕地上的数据讲假话。
  数字不实作为现象存在,通常被归结于"唯GDP是举"。GDP是世界上通行的经济指标,通行表明被广泛采用,适用市场经济统计需要。GDP总量与排名表示一国总体经济实力,人均GDP则反映一国工业化阶段以及实际富裕程度,其重要性和表达能力尽无可替代。
  把统计数字失真归结于GDP惹的祸,本身值得商榷。但无论用产值还是用GDP,国内看着重速度的偏好一直存在。2008年全国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达17000多件。不过对于数字含的水分要作具体分析,水分有两种,一种是"负水分"也就是少报,常见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企业要交税的敏感数字;另一种是"正水分"也就是多报,多见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与税收没有直接关系的数字。从中不难看出经济基础起作用,上层建筑作用表现为"领导要得多的数字含水分概率较高"。
  GDP作为宏观经济风向标,在正常年份由于风调雨顺关系,掺水没有太大必要,但是当经济处于波动期,数字容易被外界质疑。尤其当金融危机侵害到肌体,指标不正常并且紊乱,想解释都说不清,容易引发联想,难道统计数字真的"涨水"?!
  解惑一:追根溯源--源头渠道大有变化
  建国60年,可谓30年河东30年河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领衔指标"由产值改用增加值。统计对象是经济与社会,指标体系更叠折射出体制变革、重心转变、社会进步,统计工作见证历史变迁的同时本身也在改变。
  以统计指标为例,从几十年一贯的唯产值是举的指标体系到让位于增加值为主的新体系,看似小改实则大动,增加值的使用避免产值存在的重复统计,应该说是更科学,但是对企业来说没有意义,数字报表变化不大,转换成增加值是统计部门的事。
  企业填报的数字,不同经济类型质量也有区别。按可信度排列依次为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个私经济。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避税动机会更强一些,视经营数字为商业机密,加上财务管理不规范,统计法律意识不很强,都有可能影响数字质量。
  还有统计渠道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经济数据采集渠道"一主、二辅、三补充"。"一主"是法律赋予的统计主渠道,即各级统计部门;"二辅"是财政掌握的预算内企业与银行手中的开户企业;"三补充"是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直管部门以及专业协会渠道。随着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撤并,具有统计概念的渠道所剩无几。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增,总量规模呈几何级数倍增,为"世界工厂"做统计,月度要处理的数据超过以前年度数据量,出来数字能保证总体可信已经不容易。
  解惑二:非常时期--统计消费群体急增
  长期以来国内统计数字主要消费群体变化不大,一般是与工作需要与专业偏好相关联。尤其是宏观数据更是如此。因为这些数字太抽象,无法"对数入座",跟日常生活基本不相干。但是,作为经济气候温度计,由于金融风暴带来"极端恶劣气候",使得读报看电视留意统计数字的人多了起来,统计这点软肋也就暴露无遗。国内房市、股市、车市"三大市"无一不与定期发布的统计数字密切相关。稍有变化引起"三市"波动事小,影响复苏信心事大。
  话说回来,万物届有序,统计数字也不例外。虽说用数字还原经济社会活动过程复杂专业要求高,但是专业人士还是能够从不同数字背后找出相互间的关联,进而发现经济社会运行有违规律的病灶。只要掌握基本规律,了解统计数据链,就不难发现数字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而怀疑其真实性。当然这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还要有研究的时间,光有学术头衔没研究空闲也不行,科学不信算命也不作兴预言放话。
  我们知道,法律对统计数据有要求规定。数字的真实性关系到宏观决策判断,进而影响政策制定与实行后果。历史上的"大跃进"虽属特例,但让我们看到数字严重失实的决策后果。
  经济社会活动借助数字还原,从理论和实践看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准确,准确率和可信度主要取决于对失真度的控制,统计指标对准确率是作了分级的。比如,年度指标与月度快报、规模以上工业与全口径工业、登计失业率与社会失业率、城镇居住人口人平收入与印象中的城市人口人均收入等等。并且与统计使用的方法也有关系,如人平收入和物价指数都是通过抽样取得,抽到的样本具有的代表性也会有影响。
  今年以来统计消费的暴发性增长,除了特殊经济企候还与网络媒体工具的大众化有关。由于统计知识的普及跟不上,误读、误传、误解在所难免。要正面看待统计消费的社会需求,科学应对数字质疑。百年不遇金融危机,对经济肌体造成损伤这么大,"体能指标"短期难免出现失常、超标、不协调,非要让人信以为常,不说别就拿供电量指标有几个月明显不匹配来说,年初和上半年企业有这么大的库存有待伺机消化,凭当月电量能搞清GDP增速才怪,硬要解释,说是节能降耗调整结构见到成效,显然没有说服力。
  解惑三:不同群体--偏好角度各不相同
  从事职业差异,平常生活圈不一样,对统计数字的认知、解读角度各度也不相同。投资机构关注宏观经济走向;行业分析师侧重市场判断;院所学者偏好理论研究;部门研究关注运行苗头;公众注意力关心日常生活。
  投资机构擅长政策分析;证券分析离不开公司资料;学者研究离不开理论功底;部门优势在第一时间能获得第一手资料;惟有公众视角半径限于周围的生活。统计解惑答疑要回应的首先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同时,也要适应正在发生的需求变化。
  改变之一:学者教授兴趣偏移,越来越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开始涉足部门做的功课--加入经济运行的超短期研究;
  变化之二:公民意识日益觉醒,越来越关心切身利益改善,并找到表达诉求有效方式--加入民生通道媒体工具众多;
  变化之三:统计数据消费升级,越来越要求统计信息公开,并透过民间机构形成民调--加入统计公信力的社会监督。
  统计月度快报高调、全面进入社会公众视野,国家统计部门回应:对统计部门工作的改进与提高是好事。只是月度的"改进与提高"不能脱离"快报特性"。所谓快报时效性是第一位的;所谓月报,时效性不长;所谓简报系统性不是很好。
  百年不遇金融风暴、让50万家中小企业关门走人,涉及的何止千家万户。民众对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调结构的政策翘首以盼,不关心是不可能的。正确解读数字,需要沟通理解。
  解惑四:还原真相--水分不是特别多
  公众对月度快报数字的质疑,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各省市对外公布的月度GDP,加总后远大于全国的GDP数字;二是GDP增幅与其它关联指标似乎无法形成完整的印证链条。直观地推断:怀疑指标被地方"注水"。
  有关统计数字注水现象,确有历史可查,也有现实动机,没有必要迥避。原因有两个方面:经济因素造成的数字失真,源头在市场经济本身;政治因素主要出在机制上,干部"对上负责"后遗症。以前总结过:"上级要得多的数字可能有假,上级不太看的数字可能是真"。
  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数字"发大水"几乎没有可能。因为既找不出乡镇企业这类"吸水海绵",也没了互相攀比产值大跃进的氛围。不说完全消除了攀比心理。事物都有两面性,体制也不例外,利弊总是共存的。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能获得巨大成功,体制上的重要原因是中央放权,体现在"事权下放,发展重心下移",从而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攀比"也要看具体内容,要学会合理引导。
  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水分年年有",至少今年"不会特别多"。先说全国GDP增长"保八",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几次经济调整,GDP设定的年度目标不低于8%,有人称之为"保八哲学",其实是国家权衡保就业、保民生、调结构几方面需要的速度底线。目标确立之后,达到目标一靠政策二靠努力。两年4万亿的国家投资拉动,各地为筹措配套资金搭建的政府融资平台,银行信贷增量半年超过全年一点都不奇怪。"保八"不需要掺水而是往外挤出水分,才会出现24个省份上半年公布的GDP增幅高于全国增长。
  至于各地GDP为什么执意坚持各自统计的结果,只要找到各自年初人代会通过的国民经济目标逐一比对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关联。全国"保八"留有的余地一定意义上寄于地方年度确定目标。保增长需要往下逐级在目标上用加法,确保有余地,具体到统计操作就不得不做减法层层挤水分砍数字。这一"非常手段"实属不得已,往往招来基层的怨言。
  据了解,现在数字无中生有的基本没有,重复统计也比以前少得多。有水分主要在招商引资实际投资、新投产项目实际产能等不太严格的非正规统计指标方面。
  当然,对非正规统计数字也要有以正视听,不能疏于规范。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与科技部就新兴能源是否出现"产能过剩"出现截然看法,原因是非正规渠道收集的数字不正规,将项目规划产能与形成产能混为一谈,准确的数字谁都说不清。可是"问题数字"已经被用于决策判断的主要依据,一旦政策付诸实施,结果会是什么样就难说。
  解惑五:直话直说--短期分析谨防陷阱
  月度经济运行预测分析,通常是部门研究的长项,属于超短期范畴。由于易受季节性、周期性、惯性和节假日分布等因素影响,存在分析陷阱,也就是所谓预测"百慕大"。月度数字变化无常,甚至落差很大都有可能。关注的主是苗头性,不宜当作趋势性来看待。鉴别要通过环比、同比,甚至借助历史某些时段比较,才能防止因主观臆断。
  比如上半年的银行放贷,半年差不多完成一年的指标,增量最终流向与流动性过剩曾经引起无数猜测与担心。其实,如果对以往信贷月度投放规律有所研究就不至于此。月度投放规律没变,金融调控前松后紧也没变,变的只是每月增量按比例放大。如果只看数字不认规律,给出建议忽紧忽松,不仅决策部门无所适,市场心理预期也是一种误导。

  再有褒奖GDP负增长,言外之意是没有水分。事实并非当地政府本意,他们何尝不希望GDP表现好一点,用他们自己说法"工业低于7%等于发生经济危机"。只是金融危机到来使得电力行业再也无力对煤炭高要价做出妥协,而产煤省供货商以为咬死"一口价"不信不服软,使得全国煤炭订货会无果而终。不料让国外煤炭供应商捷足先登,产煤大省GDP无奈下滑被当作"挤水分典范",说明数字确实有如何解读问题。
  市场经济商业社会,没有谁的心灵可以做到一尘不染。解读数字谨防"职业习惯,思维定势"。学者不妨严谨、官员应当慎言、舆论独立思考、统计增加透明,或许能还统计消费以洁净环境。
  当然,从根本上讲还要靠严格统计执法,做到依法统计,违法必究。同时,要建设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统计渠道,调整和充实国民经济指标体系,建立和健全统计对外发布、交流、听取建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