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65体育在线投注欧洲板!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经联资讯 > 工业与经济观察 > 正文

汽车产业:慎防"盲驾醉驶"(下)

发布时间:2012-12-17 15:12:49   信息来源:365体育在线投注欧洲板   浏览次数:

  □文/括苍山
  产能过热时隐时现
  2010年宏观调控把"调结构"放到突出位置,这是针对当前面向未来明智之举。客观地讲这些年国内不少行业体胃被出口市场撑得超大,金融危机冲击导致国际贸易退潮,产能大腹便便的行业暴露无遗,除了调结构瘦身别无他选。带着不健康的体形进入后危机时代,肯定竞争不过别人。
  年前国务院开出首张"过热行业"清单,列入的既有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行业,也有多晶硅、风电设备、煤化工等新兴产业,"中国式的过热"土话称"一哄而上"。暂时未被列入名单的行业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有的只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汽车更应未雨绸缪,此前产业过热早有苗头,产能空转不是没有过教训,之于行业集中度低、经济规模不达标那是老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汽车就被地方当成发展共识,"九五"计划有19个省市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每当中央领导到地方视察,少不了安排参观,好在领导警觉性高,看汽车一律"只握手,不怕肩膀"。汽车产业规律性强,周期性明显,企业成活率难料。如果采取"遍地开花"确实"有心栽花花难活"。如果不是亚洲金融危机搅局,地方当初雄心勃勃的"造车运动"加入WTO还真不好办。
  客观上汽车产业是有诱惑力,10:1的投入强度、超长的产业链,一呼百应的配套集聚。地方若能引进一家整车厂等于建一大片产业园拉一出整条产业链,汽车企业年产值一二百亿很轻松,三五百亿不算难事,比扶植其它产业省时、省心、省力。对咬定GDP不放松,铆着劲挖掘大项目政府招商,不可能不动心。再说现在做项目都采用"市场运作,银行配套",地方政府主要是提供项目用地,土地几乎白给,还外带其他优惠条件,有的还搭配地方矿产资源。好在土地拿不走搬不动,即使项目失败土地处置权还在政府手中。问题是"攀比效应"助长扩张冲动,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
  进入"十五"以来,汽车市场对外开放是WTO谈判作过承诺,有严格的时间表的。随着汽车市场日益开放,汽车产业再次升温发力,到2005年国内汽车产能已达800余万辆,按二班倒讲算产能放空超出1/3。国家有关部委采取严格汽车商品目录管理,提高汽车项目准入门槛,好不容易才压住虚火,使产能扩张有所放慢,包括奥克斯空调在内一批改行投资汽车的企业知难而退,避免了项目烂尾和银行坏账。但是,由于"十五"以来汽车市场总的看好,汽车过热的间歇性冲动并没有得到冷却,只好靠城市化带来的市场扩容一点点地消化。问题是时至今日汽车产量基数今非昔比,再这么超下去,出口难见曙光,基本上原地踏步,国内市场能通吃吗?
  产业报国精神可佳
  汽车扩张与其它行业扩产有不同含义,因为汽车曾承载几代人报国情结。从盼"解放"到迎"红旗";从开"上海"到借"东风",无不令国人扬眉吐气。后来随着"国门打开",情结没有过去浓。自然,汽车往往连着爱国情怀国外也是有的,譬如韩国倡导买国产车,西方国家出面直接干预汽车品牌转让拍卖等。所以,当国内汽车开始接受"市场换技术"时,开始也都尽量低调,至于在谈判内容,更是守口如瓶,免得招来骂名。
  这些年产业报国虽然不太提,但是造国产车,创自主品牌,我心依旧。这一点从国产品牌前三强的创业史能看到这股子劲。都是从合资品牌不愿做的低价车起步,靠低端市场这点薄利精打细算,尽量不去碰合资品牌占有的市场份额。
  终于在09圆梦,迎来产能翻番增长,激情燃烧投资冲动可以理解。问题是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继续做汽车大国梦?还是改做汽车强国梦?包括合资品牌也要三思。但是从近几年动向开有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开始窥视并切入到低端产品市场,自主品牌这么一小块自留地看来危险,就这么围绕国内市场这块蛋羔糕PK下去有意思吗?
  振兴汽车产业到了应当以国际眼光来谋篇布局的时候,首要目标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而不是急于扩大产能。然而国内厂家似乎都盯着眼前的市场蛋糕忙于产能拷贝式扩张。也许是09年国内汽车市场胃口很得出乎厂家预料所致,不仅合资品牌有些车型要排队预售,包括自主品牌"吉利"、"奇瑞"、"江淮"都开"两班倒",有些车型甚至"三班倒"。用吉利高管的话来说"产能已发挥到了极限","适度扩张"是必须的。但是"适度扩张"要看怎么看,如果定的是"翻番目标",甚至连续翻番,怎么看都不"适度"。
  有资料显示,09年合资汽车产能超规划50%,自主品牌汽车产能超规划近2番。现在看来这仅仅是本轮汽车扩张的"前奏曲",09年吉利汽车卖了33万辆,2015年产能规划目标是200万辆。吉利这几年版图扩张足迹从台州出发,先后抵达宁波、济南、成都、兰州然后到台北,国外布局从俄罗斯、印尼、乌克兰,到危机抄底成功将要登陆的新生产基地。"适度扩张"手笔之大、进展神速使同行侧目让内行瞠目。
  问题是持同样激进目标非此一家,据不完全统计,不出3年全国至少有8家车企年产量跃进到100万辆,这里面还不包括通过兼并重组获得百万辆产能的企业。先不说产业配套能否跟得上,市场难免消化不良,不良投资最后真正买单的不是银行就是资本市场。
  GDP人均3000美元对于中国汽车消费而言,严格地讲更多的是象征性起点,象征着汽车由奢侈品进步到出行工具,即便如果还是靠"非常消费2+4"帮衬。之于说中国储蓄率仍然居高不下,那是老黄历,是没有扣除这几年急增的消费借贷在那里瞎叫。汽车消费尤其是乘用车市场主要在城市,就算我国人均GDP3000美元这一条已经达标,但城市化率并没有达标。以韩国、日本为例,当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对应的城市化率高于70%,而我国人均GDP3000美元对应的城市化率只有43%。汽车是要占城市容积率的,超前激进导致城市环境、交通压力陡增,最后纷纷出台限牌、限行、车位价格爆涨,还不是反过来抑制汽车消费。
  呵护车市科学挖潜
  汽车在国际上是成年产业,在我国是幼稚产业,什么时候真正有国际竞争力才叫成熟。当然这不是有意贬低汽车业取得的长足发展,曾记何时,北京的士曾经是"蝗虫"(黄色面的)天下,那时候的国产车价廉物并不美,"蝗虫"当年就不客气地将来厂视察的中央领导锁在驾驶室里开不了门。若干年后旧事重提企业负责人还说"没毛病就不叫国产车"。时值今日,人们欣喜地看到,自主品牌与外国血统的质量正在靠近的。但是就算物美价廉两样都齐了,扩张步伐迈得过大,管理跟不上咱办?丰田还有召回的时候, "初生车犊不怕卖" 就哪么自信不需要稳扎稳打?
  好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并没有熟视无睹,前不久国内各家汽车企业收到了工信部调查摸底汽车在建投资项目通知,要求将去年以来投资项目建设内容、开工时间逐一登记上报,以便掌握在建项目情况,做出决断。其实,去年工信部对汽车企业忙于扩张四处圈地已经作出反映,明令"不再审批汽车企业异地建新厂",只是在文件下达之前车企"圈地运动"已大张旗鼓地展开。华泰汽车年产销量不足10万辆,固定资产总值不足40亿,内蒙鄂尔多斯一次批给6000多亩土地,另外,华泰在云南曲靖、湖南宁乡也圈到了不算小的地块。此外,中兴、精工、力帆等产销不足10万辆的小车企也都不甘落后,也都前往到内蒙、东北圈地。奇瑞、比亚迪则选中西安、大连。圈到的地块,有些估计10年都派不上用处,但"油多不坏菜",融资、包装、重组能派上用场,稀释扩张风险。
  投资不可一味畅想,市场不能不断幻想。最有潜力的市场也架不住如此盲目动,扩张过度。不仅对投资带来浪费,更重要的误导整条汽车产业链,搞不好对债务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就业市场都会有振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不缺乏可替代产品和可选择其它出行方式,这一点与必须超前的能源产业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完全不同。供给适当留有缺口,学学"饥饿销售"方法也无妨。再说需求旺盛还可以"两班"改"三班",产能弹性少说有30%。
  要懂得保护市场购买力等于保护企业生产力。汽车大国要有世界眼光,要面向全球市场,做大品牌、跨国经营、全球生产、世界消费,一样都不能少。做不到这一点,就不算真正的汽车大国,更不是汽车强国。
  汽车产业切忌盲驾醉驶!